一、离婚后起诉分割共同财产期限是多久
离婚后分割共同财产的期限分不同情况。若离婚时一方隐藏、转移、变卖、毁损、挥霍夫妻共同财产,另一方发现后,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三年内可向法院请求再次分割。
若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,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,应在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。
若离婚时未处理夫妻共同财产,任何时候都可要求分割。需注意,应及时主张权利,避免证据缺失等不利情况。
二、离婚后起诉探视权要什么证据
起诉探视权需准备多方面证据。首先是身份关系证据,如离婚证、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,以证明你与子女及对方的关系。
其次,能体现你积极行使探视权意愿的证据很关键,像此前与对方关于探视时间、方式的沟通记录,包含短信、微信等,可证明你一直有正常探视的诉求。
再者,若因对方阻碍探视导致你无法正常行使权利,相关证人证言也很重要,比如邻居、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证人证言,证实对方拒绝你探视的情况。
另外,孩子的意愿表达也可作为参考证据,若孩子已具备一定认知能力,其对与你见面的渴望等想法,在法庭上也有一定作用。收集的证据要真实、合法、与案件相关,以便有力支持你的探视权诉求。
三、离婚后起诉期限一般多长时间结束
离婚后涉及的起诉期限有多种情况。如果是对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问题反悔,请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,应在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。但需注意,若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、胁迫等情形,法院会依法审理,若查明属实会支持诉求。
若是离婚后发现对方在离婚时有隐藏、转移、变卖、毁损夫妻共同财产,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,可在发现上述行为之日起两年内起诉,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。
不同情形起诉期限不同,要根据具体情况准确判断和把握,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在了解离婚后起诉分割共同财产期限是多久这个问题后,我们还应知晓相关的延伸情况。比如,如果在规定期限内未及时起诉,可能会丧失胜诉权。又或者在某